王荟 (464-549),字敬文,小字小奴,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丞相王导第六子。王荟致虚守静,不爱名利,善于行书。庾肩吾《书品》列其书为“下之上品”。传世墨迹《万岁通天帖》中有其《疖肿帖》,以及《翁尊体帖》、《郭桂阳帖》。王荟《疖肿帖》行草书,书法笔锋刚健挺拔,极有力度,神韵清和秀雅,独具一格。风格与其恬虚守清、不慕荣利的人品相表里,是“书如其人”的又一例证。《郭桂阳帖》起首数字尚为行书,愈后愈放,转为草书,纵横挥洒,一发不可收拾。第一、二行上端与第三、四行下端,反差极大,视觉效果强烈。王羲之的书法“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以此衡量《翁尊体帖》,亦能相符,可见王氏家风之流衍。
王荟因其士族背景,年轻出仕就已历任清贵的官职,先后任吏部郎、侍中以及建威将军、吴国内史。任吴国内史时正值当地饥馑,食粮昂贵而令很多人饿死,王荟却以自己家中米粮制成粥,用以赈济饥民,如此存活了不少人。后来被征为中领军,但王荟不拜任。后又迁任尚书,兼领中护军,随后又以征虏将军、吴国内史。
太元八年(383年),车骑将军桓冲荐请王荟出任江州刺史,然而王荟却以为兄长王劭新死,不欲出镇外地而坚决推辞。后来,王荟出任督浙东五郡军事、左将军、会稽内史。其后,又进号镇军将军,加散骑常侍。王荟死于任上,朝廷追赠卫将军。
【释文】
展开全文
《疖肿帖》(臣十代叔祖晋侍中卫将军荟书 )荟 顿首□□□□,为念。吾 疖肿□□,甚 无赖,力不□,□顿首。
《翁尊体帖》翁尊体安和, 伏慰侍省,小儿并健。适遣信集泽。□ 邨,自当令卿知 吾言之不虚也。
《郭桂阳帖》郭桂阳已至,将甲甚精。唯王临庆军马小不称耳!以病告皆差耶,秋冬不复忧病也。迟更知问。七月廿七日。
::顿首( dùnshǒu)==磕头、叩头下拜 ;常用于书信、名帖中的敬辞;
::疖肿(jiē zhǒng)==人体皮肤因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形成较大块的红色肿物;
::无赖( wú lài)==无所依赖;
::翁(wēng)==父亲;
::伏慰(fú wèi)==即在下感到安慰;
::侍省(shěng shì)==探望,侍奉;
::邨(cūn)==人名用字 ;同“村” ;古地名 ;
::郭桂阳(guō guì yáng)==人名;
::王临庆(wáng lín qìng)==人名;
::迟更 知问(chí gèng zhī wèn)==稍晚些时候(以后)再交流问候;
《疖肿三帖》
王荟 / 东晋
▼
【1】 荟顿首□□□□,
【2】 为念。吾疖肿□□,
【3】 甚无赖,力不□,□
【4】 顿首。
【5】 翁尊体安和,伏慰侍省,小儿并健。适遣信集泽。
【6】 翁尊体安和,伏
【7】 慰侍省,小儿并
【8】 健。适遣信集泽。
【9】 □邨,自当令卿知
【10】 吾言之不虚
【11】 也。郭桂阳已至,
【12】 将甲甚精。唯王
【13】 临庆军马小不
【14】 称耳!以病告皆
【15】 差耶,秋冬不复
【16】 忧病也。迟更知
【17】 问。七月廿七日。
【终】
书法字帖·联系我们
联系小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