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足球外围投注 设为首页|添加收藏|联系我们
  • 救助高校贫困生:靠给钱是不够的
  • 2016-11-01
  • 来源:
  “两年来收获很多,最明显的是我们很多人都通过了计算机二级。”来自广西民族学院的刘汉兴同学说,“这对我们这些上大学前从来没有摸过计算机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2月27日,由福特基金会、天下溪教育研究所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举办的2004天行健大学生冬令营在北京结束。这次活动是福特基金会组织的“提高高校贫困生能力”项目(Pathways to Higher Education)的组成部分。云南、广西、贵州地区8所项目实施高校的40名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为期一周的活动。“这个助学项目开辟了一条新颖的路子,不是把钱送到贫困生手里解决其吃穿问题,而是通过帮助使其毕业后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使其终身受益。这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具有推广价值。”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综合处处长张浩明说。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高校在校生数量快速增加,贫困生的绝对人数也不断上升,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达到了近30%,特困生比例为10%~15%,而在一些边远地区和山区,贫困生和特困生比例更高。虽然有“奖、贷、助、补、减”等措施,但巨大的贫困生数量对于高校来说仍然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贫困不只是经济困难

  “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贫困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困难。”环境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社会学家李来来说,“它包括贫困者面临的和物质资源的关系、和知识技术信息之间的关系、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和一些社会机构间的关系。当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的这一套关系都失去或者被剥夺,以至于他无法得到这些资源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或者没有能力去驾驭和调动这些资源,这个时候我们就说他是贫困的或者会沦为贫困。”

  她说,目前各高校中贫困生面临的问题有着很大的共性。首先是经济上的困难,这种困难不仅仅表现在支付学费上,而更多体现在缺乏一个良好的中小学教育的物质环境上。这也对学习成绩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计算机和英语,还有一些实验性的课程如物理、化学等。这些困难都不是到大学才有的,而是一直持续存在的。

  李来来表示,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平等交换的关系。而由于面临以上的困难,贫困生一般都会有着较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这使得他们在和别人打交道时就已经处于不利的地位,使得贫困生在获取社会帮助时也处于弱势。他们即使有了问题也不知道到哪里、通过何种途径去解决。“这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李来来说,“单纯地从经济上帮助个人无法解决这一问题,重要的在于提高他们获取资源的能力和可能性。”

  帮困应该帮什么

  福特基金会于2001年成立了国际奖学金项目,并在2002年正式启动了“提高高校贫困生能力”项目。“与传统做法相比,我们的做法有所不同。”福特基金会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华安德先生说。

  过去的做法多为个体关怀,而福特基金会这一项目则是整体关注,重点在于帮助学校提高应对贫困生问题的整体能力。传统做法中的帮扶主要从经济上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而这个项目则从学习到就业,从心理到生活等多方面系统地对贫困生进行帮助,还包括培养贫困生人际交往、为家乡服务等方面的能力。

  学生们的变化

  说起项目对自己的影响和从中得到的收获,贫困生代表们侃侃而谈,很难想像他们以前也和大多数贫困生一样,自卑、胆怯、不敢展示自己。

  刚开始,他们也很不理解这种资助方法:不直接给贫困生个人经济上的帮助,那怎么解决自己的困难呢?但随着此项目的深入开展,他们越来越感受到自己前所未有的变化。

  广西民族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大三学生高杨说,在自己的家乡,人们普遍使用方言交流,普通话说得很少,与外界交流存在一定障碍,而且越说得不好就越不敢说,一种自卑感慢慢把自己封闭起来。福特基金会在学校立项开办了普通话培训班,请一些专业的老师和本校播音班的学生担任辅导老师,对贫困生进行一对一的训练。现在,贫困生的普通话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约有70%的同学通过了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有50%的同学达到了国家二级乙等的标准。普通话说好了,贫困生敢张口说话表达了,自信心也随之增强。

  贵州师范大学政治系学生张云菊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她参与创建了福特基金会资助的子项目———爱心社。

  张云菊说,以前贫困生因为经济和心理的压力,几乎没有做学生干部的机会,也没有组织社团活动的经历,这方面的能力没有机会培养和锻炼,给今后的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现在有了自己的社团,所有的活动从策划到实施都要独自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组织、协调、交际、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现在,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今后的事业充满了信心。“真正改变一个人的不是钱,而是他自己。”“提高高校贫困生能力”项目所坚持的原则和倡导的理念正在得到贫困生们的认同和接受。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大四学生冯燕打算毕业后回家乡做教师,去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 (记者/刘万永 实习生/张蓓 艾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6年01月20日

分页加载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5 All Rights Rreserved